打混凝土地面

恒昌佳美混凝土地面構造做法:素土壓實,300厚級配碎石(30~50mm)鋪2cm石粉,0.15mmPE防潮層二層, C25混凝土φ12@200雙層雙向A區150厚、B區200厚、C區250厚,C25彩色耐磨面層。
一、工程施工重點分析及解決方案
1.確保土方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防止出現不均勻沉降。
采用素土分層夯實、碾壓,嚴格控制分層厚度,碾壓機械行走速度控制在2km/h,在廠房邊軸線以外2m范圍內均需進行素土回填夯實,壓實系數符合設計要求。
2.地坪表面平整度誤差控制在3mm內。
混凝土振搗梁振搗后,大刮杠及時找平,小刮杠找平再次找平。
3.防止地面裂縫是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本工程廠房長241.2m、寬62.2m,設計未設變形縫,廠房長度方向(1)軸~(17)軸、寬度方向(A)軸~(D)軸墻體一側留置膨脹縫寬度20mm,縱向縮縫采用平頭縫,按縱向6m、橫向7.5m分縫,橫向縮縫采用假縫,假縫寬度5~10mm,高度為混凝土面層厚度1/3。
二、施工準備
1.地面施工前做好各種管線及工藝管路的敷設。嚴禁地面成活后二次施工和破壞地面。
2.施工人員經過質量技術交底,施工機具安排到位,施工及檢查機具已經落實并到位,混凝土運輸設備性能良好并具備連續作業條件。磨光機性能良好,梁式振搗器設備性能良好,振搗梁鋼軌平直,高強鋁合金大小刮杠各準備兩根,照明設施落實到位,成品保護材料準備到位,應急備用物品有所儲備。
3.施工配合比符合要求,坍落度控制在要求范圍內。
4.地面施工材料準備充足,確保連續施工。
5.地面混凝土施工前屋面施工已結束,防止漏雨影響地面質量,并掌握天氣情況。
三、施工工藝程序
定位放線→地面素土整平壓實(夯實)→300厚級配碎石(30~50mm)鋪2cm石粉→PE膜防潮層→支側模槽鋼→綁扎鋼筋→復核側模標高→地面面層混凝土→人工攤平→振搗梁振搗→大刮杠刮平(刮杠大于縱縫寬度1米)→小刮杠再次找平→按設計要求比例撒耐磨材料第一遍(規定用量2/3)→提漿機提漿→撒耐磨材料第二遍(規定用量1/3)→打磨機壓光→養護→割縫
四、施工方法
(一)素土(回填土料)壓實
1. 夯實土料含水量控制
回填時嚴格控制填土的含水率,使其保持在最佳含水狀態。回填土料雜質含量不大于5%,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碾壓)質量,含水量過小,夯壓(碾壓)不實;含水量過大,則易成橡皮土。當含水量過大,應采取翻松、晾干、換土回填、摻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過干,則應預先灑水濕潤。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攥成團、自然落地散開為宜。工長、質檢員現場檢查。檢查結果填寫檢查記錄附照片。
2. 回填土料壓實
振動碾碾壓機械行駛速度不超過2km/h。應采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每層虛鋪300mm,用30T壓路機碾壓6遍,碾壓方向從兩邊逐漸向中間,碾輪每次重疊寬度約20~30cm。每層碾壓結束,質檢員采用壓實度檢測儀隨時抽檢壓實密實度是否符合要求。填寫檢查記錄附檢查照片。柱基周圍無碾壓的部位,用RWH-30C汽油打夯機人工配合夯實。為確保廠房地坪下土體穩定,在廠房邊軸線以外2m范圍內均需進行素土回填;壓實密實度,除另有規定外,應壓至輪子下沉量不超過1~2cm為度。工長、質檢員檢查,檢查結果填寫檢查記錄附檢查照片。
3. 質量控制與檢驗
填土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每層填鋪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壓實程序;壓實(或夯實)之后,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一般采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土的密實度或采用填土壓實度現場檢測儀,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取樣組數規范要求廠房地面每1000m2取樣1組,施工時現場質檢員采用填土壓實度檢測儀隨
時抽檢。
(二) 級配碎石鋪設
1. 碎石料粒徑
運至現場的級配碎石粒徑及材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粒徑級配合理。
2. 碎石壓實
地面素土(填土)壓實后,鋪設300厚級配碎石(50~100),碎石粒徑符合設計要求,碎石攤鋪后須經碾壓機械碾壓,采用15T振動壓路機碾壓密實,碾壓方向從兩邊逐漸向中間,壓實密實度,除另有規定外,應壓至輪子下沉量不超過1~2cm為度。
3. 質量控制與檢驗
質檢員對進場碎石粒徑觀查檢查,控制振動壓路機行走速度,檢查結果填寫記錄附照片。
(三) 地面混凝土
廠房長度方向(1)軸~(17)軸、寬度方向(A)軸~(D)軸墻體一側留置膨脹縫,縱向縮縫采用平頭縫,按縱向6m、橫向7.5m分縫,橫向縮縫采用假縫,假縫寬度5~10mm,高度為混凝土面層厚度1/3。
1.支拆側模
薄膜鋪設后即可支側模,按縱向6m分縫支設,采用I16槽鋼做地面側模兼混凝土振搗梁的軌道,支模時用水準儀嚴格控制槽鋼標高,在模板支設后用C25細石混凝土將槽鋼下面填實(或用混凝土做側模支墩)。 先行澆注的混凝土成品在拆除側模板時均會出現邊線不垂直或豁邊情況,直接進行其它區域澆注出現施工縫不垂直,采用拆除模板后先彈線切直,再填充混凝土的施工工藝。
2.鋼筋綁扎
設計要求鋼筋采用φ12@200雙層雙向,鋼筋橫縱分布,在陰陽角部位增設護角鋼筋,布設方法見圖,避免混凝土成活后陰陽角處地面裂縫,為防止損壞塑料防潮層,工長或質檢員對工人提前交底,要求馬凳筋在場外加工完成運至作業面,嚴禁在作業面焊接鋼筋,下層鋼筋綁扎時隨時注意保護塑料防潮層。
2.混凝土澆注
為防止混凝土污染墻面及鋼柱,澆注前將該部位用塑料膜防護。澆注時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130~160mm,質檢員或施工員每隔2小時現場檢查一次,檢查結果填寫檢查記錄附照片。混凝土由人工配合攤鋪至設計厚度+虛鋪高度(虛鋪高度根據經驗為2~3cm)。攤鋪混凝土時應連續攤鋪,不得中斷。設有管溝的地面,管溝蓋板上的混凝土墊層厚度不宜小于50mm。該墊層與管溝處的墊層間應加鋪不小于300mm寬的鋼筋網,以免出現裂縫。砼輸送泵在布設管路時要充分考慮到泵管支架處與地面鋼筋分開,防止泵管晃動擾動鋼筋和管路布設影響成活,其中混凝土泵管的鋼管支架下設木板用以保護薄膜,施工人員小心操作嚴禁硬物碰撞薄膜以保護薄膜免遭破壞。
3.混凝土振搗
用水平自行式振動梁進行振搗作業,振動梁就位前先將梁底鋪設塑料和白鐵皮防止損壞地面,將混凝土振搗密實直至出漿,應注意邊角處一定要振實。砼振搗后使用水準儀及時復測軌道的水平情況,并特制高強度大刮杠來回往返3~4次,達到上表面整平、布滿原漿且粗骨料被擠壓沉實到水泥混凝土中下部為止,將表面混凝土漿抹平,小刮杠局部再次找平,誤差控制在3mm以內。
4.耐磨層施工
①檢查平整度:對混凝土施工完畢的地面進行平整度檢查,采用水平檢測儀,測量其表面平整度是否達到要求。平整度的要求:3000±2mm。
②去泌水:在平整度達到要求后,在混凝土初凝前,應使用橡皮管去除多余泌水。
③在混凝土地面初凝(根據現場情況凝固一段時間后,在腳踩上時下陷2.0mm~4.0mm時),開始耐磨面層的施工,每平方5kg,厚度5mm,施工時先將規定用量的2/3用手工均勻撒布在初凝的混凝土表面。完成第一撒布作業。
④ 機器打磨:待耐磨材料吸收一定水分后,進行至少二次加裝圓盤的機械鏝作業。
⑤ 第二次撒布耐磨材料:等第一次耐磨材料硬化到一定程度,進行第二次剩余的耐磨面層撒布作業。
⑥ 機器打磨:第二次撒布材料后,待耐磨材料吸收一定水分,再進行至少四次加裝圓盤的機械鏝作業。機械鏝作業應縱、橫向交錯進行。
⑦ 表面收光:根據地面的硬化情況,進行至少三次不加裝圓盤的機械鏝作業。卸下圓盤采用機械磨光片鏝磨,機械應縱橫交錯進行,運轉速度和鏝磨角度變化視混凝土地面硬化情況而作出調整,直至表面收光為止。邊角等機械難以操作的區域可用手工加工完成。
⑧ 涂抹地面養護劑:耐磨材料地面完成后5~6小時,為防止其水分蒸發過快,確保耐磨粉強度穩定增長,采用在其表面涂敷養護劑的方法進行前期養護。
5.伸縮縫的設置和施工
①縮縫
地面混凝土按6×7.5m設置縮縫,根據經驗,通常養護3天~5天內并且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6~10MPa(切縫時間應嚴格掌握,過早切縫會使石子松動損壞縫緣;過晚切縫困難,且縫兩端易產生不規則開裂。)。切割時沿縱橫向切割,形成6×7.5m縮縫,是分倉澆注的接頭縫和后切割縫。切割深度5mm,縫深度1/3混凝土厚度,根據要求縫內嵌填柔性材料。
切縫操作方法:在擬切縫的水泥混凝土上彈出墨線,安好導軌導向架,將切縫機定位,開動切縫機,放水給切片潤滑降溫,轉動刀架手柄,緩慢進刀,采用5mm厚金剛石鋸片切縫,使鋸片首先達到設計縫深,然后旋緊螺絲,鎖住絲桿并開動行走。
②伸縫
廠房長度方向(1)軸~(17)軸、寬度方向(A)軸~(D)軸墻體一側留置膨脹縫,膨脹縫內填入聚苯乙烯泡沫板,板厚20mm,防止因溫度變化引起混凝土變形受到阻礙。在地坪結束后,外墻下部用弧形塑膠踢腳板鑲貼,剛好將此縫隱蔽,達到美觀效果。
五、質量保證措施
施工時加強重點工序的動態管理,每工序質量檢查均附填表附照片,保證混凝土地面施工質量。
(一)嚴格控制進場材料檢驗、檢測,保證合格產品進入工地。
(二)進場材料、數量必須滿足連續施工,禁止施工因無材料、無計劃而中斷。
(三)進行認真的質量技術交底。嚴格控制砼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的落實和施工設備使用的連續性及操作技術人員的技藝水平、施工方法、施工的環境能保證地面工程的正常進行和保證施工質量。
(四)嚴格控制側模板標高,及時用水準儀抄測。
(五)地面鋼筋綁扎位置準確,鋼筋型號、級別、數量和間距合理并已經過隱蔽驗收。
(六)由專人控制砼面層的找平、抹光、成活、成品保護和分格縫的切割。
(七)地面分段澆注時,在下段砼澆注前先切除多余砼,并采用割縫設備分格縫位置切割,同時要保證砼切割時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不要切出鋸齒和掉角。
(八)砼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采用嚴格的過程控制程序。
(九)砼施工前要提前做好設備預埋、管線敷設,嚴禁地面砼成活后破壞成活地面。
六、成品保護
(一)養護:面層抹壓結束24h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保濕養護,養護時間至少不少于7d。
(二)地面成活后其它工序施工進入前要注意成活地面的成品保護,防止油柒和涂料污染,防止設備安裝等硬性物品砸碰,防止地面運料拖物劃傷等。
(三)成活地面上的架體車腿等要用軟布包扎,并在下面墊上木板,行走架車等要用膠輪架車。
(四)地面上的焊渣和砂粒線纜頭等要及時清理,以防硬粒物的擦傷和劃痕。
(五)油柒涂料等工序施工時要在下面鋪設防護布(如地毯彩條布等) 。并設置成品保護警示牌和由專人負責看護,提高成品保護意識。
(六)切割時要隨時用水刷子清出縫中泥漿并集中收集后用非金屬器具收起,以防收起時地面被劃傷。